一、主要经历与荣誉
2001年9月—2004年6月,在宁夏大学人文学院读硕士,专业为古代文学,获文学硕士学位
2006年2月—2009年3月,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所读博士,专业为中国古典文献学,获文学博士学位
2010年10月晋升副教授职称,2015年12月晋升教授职称
2015年1月遴选为硕士生导师。
2016年4月遴选为博士生导师。
专著《朱熹诗经解释学研究》获贵州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。
论文《公体正用,体用一如:朱熹的公正哲学及其三维建构》获贵州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。
二、主要研究方向
古代文学与教学
三、科研教学项目
1.“朱熹诗经解释学研究”,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,编号12FZW012。
2.“明龙场集辑注”,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,编号15GZYB59。
3.“王阳明诗全集编年校注评”,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,编号19YJA751015。
4.“朱熹公正哲学研究”,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, 编号19FZXB067。
5.“中国共产党窑洞对研究”,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项目,编号22CCG43。
6.“王阳明经学研究”,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(A类)重点项目(尼山世界儒学中心/中国孔子基金会课题基金项目),编号23JDTCA089。
四、论文发表
1.对儒家义理的体验——阳明“龙场悟道”新论[J] ,《贵州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(《新华文摘》2015年9月第17期要点转载),2015年3月。
2.朱熹“诗”学通论[J],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 》,(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15年第3期要点转载),2015年3月。
3.新文学运动的理学因革[J],《当代文坛》,2015年5月。
4.朱熹辞赋通论[J],《河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》,2015年9月。
5.公体正用,体用一如——朱熹的公正哲学及其三维建构[J],《古代文明》,2016年11月。
6.儒家圣贤人格精神贯穿——王阳明“龙场教育四篇”教育思想[J],《孔子研究》 ,2017年7月。
7.汉唐京都大赋都址观及其铺陈表达[J],《贵州社会科学》,2017年10月。
8.心灵·性情·才性:《文心雕龙》性灵说的三个维度[J],《学习与探索》,2022年9月。
9.形成过程与体系建构:“醇而肆”审美风貌理论初探[J],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23年1月。
10.文学莫逆·政治同道·德性分途——基于文学交往的王阳明和李梦阳关系递嬗考论[J],《湖北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23年3月。
五、著作出版
1.中国文化的基因:儒道佛家思想,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,2014年。
2.朱熹诗经解释学研究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4年。
3.王阳明谪龙场文编年评注与研究,厦门大学出版社,2019年。
4.王阳明致良知之教,中华书局,2022 年。
5.王阳明诗全集编年校注评,崇文书局,2022年。